手机版网站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研究生毕业展——理论篇2025-06-09 09:35来源:江苏师范大学美术馆
展览前言 上矩形 《元景致:美术与设计的跨维度表达》不仅是一场毕业展览,更是一次关于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学术实验。在创作中,我们既能看到笔墨丹青的千年文脉,也能触摸到数字时代的观念激荡。传统与当代在此碰撞,美术与设计在此交融,生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图谱”。 本次展览以“跨维度表达”为线索,呈现美术与设计研究生三年来的探索与思考。从中国画的笔墨意蕴到西画的材料实验,从书法艺术的章法构成到视觉传达的数字转译,从环境设计的空间叙事到文创产品的文化再生,从汉画像艺术特色的凝练到装饰效果的生发,从理论的深究到实践的呈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对"艺术何为"的回应。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既深入传统的内核,又勇敢面对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复杂语境,试图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类研究生,他们的创作不仅关乎个人表达,更隐含着对未来美育的思考。当AI绘画冲击传统创作,当虚拟现实重构空间体验,艺术教育将如何延续其人文精神?这些作品或许能提供某种启示。 在此,我们邀请您进入这场“元景致”——它既是现实与虚拟的叠加,也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愿观者能在笔墨与算法、手绘与代码、物质与数据的多维对话中,感受艺术表达的突变与生长,并重新想象艺术的未来可能。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5年5月 美术学 01、惠剑教授工作室 周聪 本科毕业于邯郸学院。 理论成果: 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张中花鸟画的水墨语言研究",项目编号:KYCX23_2899; 2.《张中花鸟画的水墨语言研究》,《艺术科技》,2023(24); 3.《浅谈山水画写生对当代中国画的消极影响》,《山海经·教育前沿》,2023(30)。 实践成果: 1.周聪,共青团河北省委,作品获得第14届河北艺术联展优秀奖; 2.周聪,淮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作品入选2024新人作品展。 02、马亚教授工作室 朱玥雯 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传统晋式童帽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数码影像时代,2022(10):202-204; 2.《浅探美术语言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以米芾书法风格为例》,浙江工艺美术,2024(11):58-60; 3.《取楷法 融方圆——从<仲尼梦奠帖>中看欧阳询行书用笔技巧》,中国文房四宝,2024(07):31-33。 03、马榕君教授工作室 祝幸益 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论文《从乐舞百戏图中“建鼓”看汉代礼制的发展——以沂南汉墓为例》发表于《大众文艺》2023年第22期; 2.论文《黄土高原题材油画研究——以丁方为例》发表于《艺术科技》2024 年第1期; 3.论文《探索中国油画中的写意情结》发表于《山海经——教育前沿》2023年第30期。 实践成果: 1.版画作品《午后》入选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院30周年师生作品展 ; 2.油画作品《苍原厚土唯苍茫》入选2024河北新人作品展; 3.油画作品《苍原厚土唯苍茫》入选“青春竞秀“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4.油画作品《苍原厚土唯苍茫》美育浸润行·绚丽年华第17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评展学生组一等奖。 廖梦蓥 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廖梦蓥.汉画像中狩猎图像的文化寓意探究[J].艺术科技:2023(12); 2.廖梦蓥.中国当代油画表现语境下的女性问题呈现J.文学天地:2025(7); 3.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当代油画女性问题与艺术表现研究》(2024XKT1213)。 李浩宇 本科毕业于北部湾大学。 理论成果: 1.《马克·罗斯科绘画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J].秀江南,2023(12); 2.《伤痕美术—在痛苦中觉醒的艺术之光》[J].美丽中国,2025(12)。 04、甘兴义教授工作室 王致莹 本科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王致莹.汉画像石图像的比较研究——以乐舞百戏为例[J].艺术交流,2023,7(14):126; 2.王致莹.弗里达·卡洛画作中的疗愈性研究[J].前沿科学2025,1(1):6。 05、顾颖教授工作室 侯启航 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汉画像艺术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XSZ-168); 2.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汉画故事》的当代传播与推广"(项目编号:23XSZ-271); 3.参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文化进校园"项目:"以汉画像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与推广"; 4.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邳州缪宇墓图像梳理研究"(已结项); 5.获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三等奖"(省级优秀毕业论文,2023年8月); 6.《汉画像艺术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23(04)【SCD】; 7.《重视美术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艺术科技》,2022(07)【SCD】; 8.《东汉缪宇墓洞天六博图像研究》,《艺术科技》,2024(12)【SCD】。 实践成果: 1.版画作品《"疫"情携手护华夏》入选"以'艺'战疫"美术作品展(内蒙古美术家协会,2022年12月); 2.综合材料作品《温暖在人间,共迎新征程》获"河北首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2023年1月); 3.版画作品《同心助振兴》获"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三等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2024年3月)。 袁永萍 本科毕业院于遵义师范学院。 理论成果: 1.主持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睢宁九女墩汉墓的图式探微"(项目编号:KYCX24_3041); 2. 参与2023年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研究(课题名称:"非遗进校园:以汉画像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与推广"); 3. 参与2023年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画故事》的当代传播与推广"(已结项)。 实践成果: 1. 2022年获"星光学子"荣誉称号; 2. 2023年6月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二等奖; 3. 2023年10月作品入选第四届河北大学生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2件); 4. 2023年12月作品获"2023年青年艺术创作成果交流展"优秀作品奖; 5. 2023年12月作品获“2023年青年艺术创作成果交流展”优秀作品。 吴振宁 本科毕业院校于贵州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吴振宁.茅村汉画像石墓车马升仙图考,秀江南,2024(09),32-34。 王子炎 本科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 理论成果: 1.王子炎.白集汉墓羊形柱础石研究[J].艺术科技,2024,37(4):7-9; 2.王子炎.汉代画像石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已录用); 3.主持江苏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徐州白集汉画像石墓的图像研究"(校级创新项目)。 实践成果: 1.获第六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香港美术设计协会); 2.获全国青年大学生数字国防教育创新创意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 3.获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二等奖(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 4.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研究生创意组); 5.获江苏师范大学第十三届校园网络文化节动漫类一等奖; 6.获首届江苏师范大学大学生设计作品大赛动画类二等奖; 7. 获"建行杯"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二等奖(研究生创意组))。 06、张勤副教授工作室 万壮伟 本科毕业院校:江苏师范大学,师从张勤副教授。 理论成果: 1. 万壮伟.重理尚法的元代墨竹[J].美术教育研究,2025,(07):45-47。 设计学 07、丁峰教授工作室 赵季淳 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科艺融合视域下徐州地区非遗数字化保护途径研究"; 2. 《现代设计批评中的新思考》,《艺术科技》,2023(36)期; 3.《基于空间计算技术的非遗数字博物馆设计研究》,《美与时代》(上),2024(2); 4.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人文经济学研究》,2023; 5. 《科艺融合视域下非遗数字化保护途径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数字技术与文艺研究前沿问题论坛"暨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2023; 6.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入选中国民俗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3年会论文。 实践成果: 1. 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紫金奖·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最佳陈列奖(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3. 2024紫金奖第四届中国大学生设计展,一等奖(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4. 2023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5. 2023香港青年设计奖,一等奖(国际青年美术设计协会); 6.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 7. 2023金羿奖星耀新秀奖,特等奖(广东省工信局); 8. 九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入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9. 首届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优胜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0. 安徒生(国际)艺术奖,银奖(丹麦王国教育部)。 翁晟翔 本科毕业院校于江苏师范大学。 理论成果: 1.飞天形象比较研究——以敦煌与泉州地区为例[J].美化生活,2025(1):51-53. 实践成果: 1.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2.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艺术乡建”美术设计作品大赛,二等奖; 3.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优胜奖。 潘影 本科毕业于苏州科技大学。 理论成果: 1.《论辅牙相依的设计与文化》,《艺术科技》,2023(8)【SCD】。 实践成果: 1.作品《美丽乡村》获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优胜奖; 2.作品《科技兴农》获第二届HKDADC香港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香港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08、钟旭东教授工作室 张钰 本科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 理论成果: 1.《贝聿铭景观营建中的东西文化融合策略研究》,《艺术科技》,2024,37(20); 2.《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景观地域文化》,《设计》,2024,9(1)。 实践成果: 1.案例作品《汉风新韵——徐州市政科技大厦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获第三届江苏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 09、王瑞芹教授工作室 王开 本科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 理论成果: 1.《民间美术发展的传承性与互补性》发表于《数码影像时代》,202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