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网站
网络安全与低空经济保险服务座谈会在徐州市人保财险公司召开2025-03-15 16:32来源:徐州网络公共安防技术协会
2025年3月14日,徐州网络公共安防技术协会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分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徐州分公司举办“网络安全与低空经济保险服务座谈会”。协会理事长、徐州市公安局原一级高级警长卜庆亚,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何伟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2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代表计3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网络安全与低空经济领域的风险防控与保险服务创新。协会副秘书长、铜山教育局原副局长卜宪锋主持会议。 风险与机遇并存:两大领域痛点引热议 会议聚焦当前网络安全与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风险。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相关业务经理介绍了相关业务和发展思路。公司副总经理何伟指出,2024年我国勒索病毒攻击同比激增13%,金融业单次网络宕机损失可达每分钟数百万元。他以徐州某农业公司因数据泄露导致千万元级经济损失为例,强调网络安全保险的兜底价值。 针对低空经济领域,人保财险重要客户部经理高洪涛表示,全国无人机保有量已超120万架,事故率年增25%,但第三者责任险覆盖率不足30%。他以江苏某物流公司无人机坠毁致人受伤、单笔赔偿超80万元的案例警示:“无人机‘裸飞’风险极高,亟需保险筑牢安全防线。” 直击市场短板:三大问题成讨论焦点 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代表结合行业现状,直言当前网络安全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1)评估机构公信力和标准规范不足。江苏天竞云合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雷提出:“全国仅有一家评估机构,流程依赖人工且标准不公开、不统一,难以覆盖网络安全等新兴风险场景。”戴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陈强总经理说:评估结果缺乏权威认证,导致企业投保时顾虑重重。讯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张陆总经理提出了在流程规范、评估标准等方面的建议和思路。 (2)产品覆盖与理赔机制待优化。江苏通航智飞科技有限公司鲁作飞总经理指出:“现有保险产品多集中于传统风险,对低空经济、AI攻击等新兴领域保障不足,且理赔周期长、举证复杂。”中国矿业大学王虎教授建议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攻击溯源,缩短定损流程。 (3)行业协作与生态建设欠缺。评估机构与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的联动不足。例如,天津某网络安全险项目虽引入第三方技术公司,但评估机构未深度参与风险建模,导致保险方案与实际需求脱节。 破局路径:政策、技术、生态三管齐下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区域总监郭文明、科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谢方玉经理、杰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康久威经理、诚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张西文专家、丰东信息科技公司胡小雨经理等与会人员踊跃先后发言。针对相关存在的问题,会议形成多项共识: (1)加快评估机构体系化建设 增设认证机构:推动成立3-5家市场化、社会化机制的评估机构,明确资质要求和准入标准,提升行业权威性。 鼓励市场化竞争:呼吁网络安全企业(如奇安信、360)成立专业评估子公司,通过技术优势弥补现有机构的能力短板。 (2)制定本土化评估标准与流程 细化风险分类:针对国内高发风险(如勒索病毒、无人机第三者责任)制定专项评估指标,并纳入《网络安全保险行业标准》。 推动流程自动化:引入AI驱动的风险评估工具,例如动态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漏洞扫描、威胁预测的实时化与智能化。 (3)强化技术赋能与数据共享 建议推进建立国家级数据库:整合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门的网络安全事件数据,构建覆盖全行业的风险评估数据库,支撑精准建模。 推广联合技术研发:评估机构与高校、科技企业合作开发风险评估算法,例如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评估记录系统。 (4)构建行业协同生态 深化“保险+评估+科技”合作:推动评估机构与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例如在无人机保险项目中,评估机构负责风险建模,保险公司定制产品,科技公司提供实时监测服务。 建立跨行业认证机制:参考汽车行业的TISAX认证模式,制定网络安全保险评估的互认标准,提升评估结果的通用性。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沟通协作,积极争取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局、保险业行业协会等的支持。
|